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广东邮政:多板块协同发力 乡村振兴“邮”动力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十月南粤大地,田间地头正值收获繁忙时节。茂名信宜市北界镇的稻田里,穗粒饱满的红米黑米静待收获;梅州大埔县的山上,黄灿灿的岭南佳果挂满枝头,邮车满载优质农产品驶向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是广东邮政落实第56届世界邮政日“邮政为民:服务城乡,通达天下”,以“邮政力量”护航乡村全面振兴的真实写照。

作为服务地方的“国家队”,广东邮政紧密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驻镇帮镇扶村”和“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全网资源,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构建“多板块协同、全链条赋能”的服务体系,将邮政资源有效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让邮政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的每个角落。

产业为基:从“土特产”到全链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广东邮政以各地“土特产”为切入点,通过惠农合作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将优质农产品变成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在北界镇,邮政帮扶工作队自2021年起便聚焦红米黑米产业。在广东省农科院和中科院院士团队的支持下,推动该产业由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三年时间,连片种植规模已达3500亩,总产值2300万元,邮政渠道累计助销超400万元。广东邮政助力打造的“邮福兴”品牌红米黑米不仅获“信”字号、富硒和有机认证,还开发出红米黑米花胶粥、红米流沙椰、米昔等即食产品,累计销售近5万碗,销售额约50万元,展现出良好的产业潜力。

四年来,广东邮政累计引入帮扶资金5013万元,带动北界镇7800多名低收入人口增收,全镇3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10万元,邮政帮扶工作队通过共建9个帮扶车间,解决520人就业。广东邮政还助力结坡村砂糖桔产业单季销售18.2万斤、创收140万元,形成“产供销”一体的良性模式。

河源紫金县作为“中国蝉茶之乡”,曾因物流与品牌短板导致好茶难出深山。广东邮政落实“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任务,投入600万元升级河源紫金邮政物流共配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畅通紫金蝉茶“出村进城”通道;推出“蝉茶之乡”明信片册和“紫金手信”礼盒,通过邮乐网、中秋营销等活动打入大湾区市场;联动紫金5家民宿上线“小邮美宿”平台,实现采茶、品茶、住民宿的文旅融合,带动民宿消费370万元。

从北界红米黑米到紫金蝉茶,广东邮政以“物流+电商+金融”组合拳,让乡村土特产跳出“好东西卖不上价”的困境。

人才铸魂: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筑牢乡村振兴软实力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文化繁荣。广东邮政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在培育本土人才、厚植文化根基上持续用力,为乡村发展注入灵魂。

在北界镇结坡小学,广东邮政联合社会力量投入60余万元改造设施,建成塑胶跑道、悦读吧和体育场地;统筹社会捐资设立300万元教育基金,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在教育家林砺儒先生的家乡结坡村,广东邮政帮扶工作队将砺儒文化史馆与主题邮局相结合,游客既能参观史料、感悟教育精神,又能通过邮政服务寄出文化明信片,让乡愁与文脉随邮票传递远方。这种模式不仅激活了本土文化,更让邮政服务成为文化传播的纽带。

在河源市紫金县,邮政干部积极带头“上直播”助销紫金农品,协同镇村干部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让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赋能农业新发展。

全域协同:从单点帮扶到全省联动,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广东邮政构建“省统筹、市协同、县落实”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帮扶由分散走向聚合。

省级层面,邮政将乡村振兴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主要领导每年深入帮扶一线调研指导,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广东邮政按年度为北界镇、紫金县两个工作队提供专项工作经费,保障驻镇驻村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帮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地。协同效应在消费帮扶中凸显:全省21个地市分公司采购北界红米黑米、“紫金手信”等农产品超1000万元;借助“630”捐款、消费帮扶月等活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协同助农的良好局面。

从茂名北界到河源紫金,广东邮政的“振兴邮路”正不断延伸。近三年,通过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助农销售农产品21亿元;推广“惠农箱”等农产品寄递服务,优化流程提升时效,助力农产品上行寄递规模达4亿件。这既是“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践行,也是“国家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