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演艺营收净利双降,网红战略难挽颓势
被誉为“中国演艺第一股”的宋城演艺,如今正面临增长瓶颈。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8.3%和27.4%,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尽管公司持续加码营销投入,打造“网红天团”、构建直播矩阵,但轻资产输出收入萎缩与营销费用激增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些投入短期内未能转化为业绩增长,反而进一步拖累了利润表现。
2025年上半年,宋城演艺实现营业收入约10.8亿元,同比减少8.3%;归母净利润约4亿元,同比下降27.4%;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29.8%,降至3.84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高增长态势相比,公司业绩明显失速。
从具体项目来看,多个核心景区营收出现下滑。其中,杭州宋城、丽江千古情、广东千古情等重点项目营收降幅在0.48%至12.96%之间,广东千古情降幅最大。张家界千古情营收同比腰斩,净利润亏损扩大超1.6倍;三亚、丽江、佛山等项目亦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为提振客流,宋城演艺在2025年大力推进“网红战略”,通过孵化网红、职人直播等方式构建营销矩阵。公司表示,直播场次、观看人数屡创新高,带动总成交额提升。同时,公司还尝试“怀旧营销”,邀请郑国霖、马景涛等老牌演员在景区还原经典角色,试图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然而,这些营销举措也带来了成本激增。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至3.7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大增48.6%至78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800%。
尽管营销投入加码,宋城演艺的演出场次却出现下滑。今年7月,公司总演出场次为1209场,同比下降8.2%。其中,丽江、张家界等景区降幅超过15%。虽然西安千古情因新增剧院带动场次增长,但整体呈现“旺丁不旺财”的现象,盈利水平仍然偏低。
此外,公司轻资产输出业务也面临挑战。尽管上半年新签了青岛“丝路千古情”与台州“东海千古情”两个项目,但轻资产输出收入持续萎缩,未能形成有效支撑。
除了营销效率不佳,宋城演艺还面临人工成本上涨、消费习惯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公司新设网红管理部、增设外场演出、储备演员,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约1900万元。
管理层指出,当前线下市场出现大量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演艺产品;线上则面临短视频、游戏、直播等数字娱乐形式对用户时间的强烈争夺。游客更倾向于免费演出,景区内二次消费减少,进一步压缩了营收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旅游演艺行业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游客复游率低,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专家建议,演艺项目应聚焦内容创新,优化运营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从“烧钱”到“造血”的转变。
面对业绩压力,宋城演艺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公司表示,佛山项目虽在开业初期表现良好,但目前出现周期性回落;丽江项目则通过节目升级和氛围改造提升吸引力;张家界项目计划拓展入境游市场,挖掘新客源。
此外,公司将继续推进轻资产输出,预计随着新项目落地,相关服务费将逐步确认收入,为未来增长提供新动力。
宋城演艺的“网红营销”尝试,反映出传统文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挣扎。短期来看,高投入尚未带来高回报,反而加剧了利润压力。未来,如何在内容、运营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宋城演艺能否走出低谷的关键。
如需进一步精简、扩展或调整风格(如更口语化、更正式、更适合公众号发布等),请告诉我,我可以继续优化。
作者:纵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