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国》影评:漫长的告别

发布时间:2025-04-06    来源:纵览网

虽然这不是费里尼的最后一部作品,但是却是费里尼晚年作品中,真正充满了告别意味的一部。80年代的电影界,几乎已经容不下五六十年代那样多元思潮的爆炸了,商业化渐渐成为了主流,即使是费里尼这样世界公认的大师,晚年也很难再有钱拍片。艺术终究成了金钱的俘虏。


《舞国》算是费里尼对这份现实无奈的慨叹,对自己一生事业的告别,一次热烈而落寞的狂欢。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费里尼的御用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尼和御用女演员,自己的妻子茱莉埃塔·马西娜同台演出,走到了同一块银幕下,同时为自己奉献了一生的导演做最后一场华美的演出。这也是马斯楚尼最后一次在费里尼的电影里担任男主角。对于看了一辈子费里尼电影的那个时代的观众而言,当看到白发苍苍的马斯楚尼和满脸皱纹的马西娜扮演的舞者那热烈却充满落寞的舞步之时,也许泪水早已夺目而出了。影片中的舞者们,就是导演自己啊。


曾经盛名一时的踢踏舞演员艾米丽和毕博晚年之后再次受到邀请参加一次全国的电视节目进行献艺。多少年时光一纵即逝,昔日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再,名气亦已消亡,只剩下一个惋惜的老太太和一个落寞的老头子。再重逢,对二人而言都是无比喜悦的,能见见过去的舞伴,也许本身就比再次登台让人感到兴奋。追忆往昔,纵然有千般感慨和无限风光追忆;而看看现在,舞台表演,传统的舞蹈慢慢消亡了,低俗的文化借着电视和各种媒介占领了人们的娱乐消遣,即使舞蹈也只能沦为了作秀滑稽的闹剧才能吸引观众。一曲热烈的舞步,两人似乎找回了失落许久的激情,曲终人散之后,复归平静,面对再次的别离,两人心中唯有空荡荡的失落。


费里尼终究是一个热情乐观的人,面对人生如此的低谷和落寞,晚景的凄凉,虽然心中无限伤感,却还是用如此热烈而充满激情的故事去阐述。毕博和艾米丽,就是费里尼自身的一个镜像,失落的舞蹈演员在现代社会寻找一个归宿而纵情舞蹈何尝不是在商业娱乐化的影像中还在寻找电影本质和思考的费里尼的苦衷呢。


电影里的外部世界,是热闹而荒诞的。大街上巨幅的广告招贴,都是各种露胸或者露臀的充满挑逗与性暗示的美女;悬挂的巨大的烤猪;花里胡哨的大街和装饰。电视上,则同样是各种低级暗示的节目,充斥着性、暴力以及幼稚。住在酒店里的艾米丽打开电视,发现全部是难以理解和不堪入目的东西,烦恼不已。大街上,年轻人们的舞蹈,则充满了狂欢的味道,怪异而难以理解,甚至让艾米丽感到不安。直到遇到了同样困惑的老友毕博。


虽然马斯楚尼和玛莲娜都演过了许多费里尼的著名作品,直到此时才第一次聚首,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之一也就是这两个演员精湛的演技。甚至,两个为艺术奉献了一生的人同样也感受到了世道变迁的无奈。戏中的舞蹈演员,也是两人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这部戏,可以说是一半演,一半真了。看着两个老去的明星,依然卖力的表演,欢笑的背后,掩藏的空虚让人伤感。电影的配乐里,很好的插入了一段很有节奏感的现代音乐,同样极妙的烘托了这种热闹背后的寂寥。


最后的舞台上的表演,倒像一个戏中戏的结构。人生如戏,两个老友正要跳舞的时候还突然停电了——这不是我们生活最好的讽刺么?而跳舞跳到高潮的时候,毕博一个力不从心摔倒在地,舞台下笑成一片,两人还不得不继续卖力的演出——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曲终人散,人们一一散场之后,没人记得台上人,没人记得曾经的大明星,一如黑漆漆里那个孤零零的烤乳猪广告。两个老友慢慢告别,此时才款款开始流露这份告别的伤感。费里尼将整部戏的大部分都放在了热烈之中,凉意一直小心的藏着,直到此时,才彻底释放出来,让这份深情打动人心,让这个告别更加真挚。


老派的舞蹈被人遗忘了,老旧的电影没人看了,老人们一一离世了,一个时代终于慢慢落幕了。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