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爱尔兰:中立背后的复杂立场与选择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纵览网

二战大西洋战场上,英国和德国之间不断上演着猎杀和反猎杀,彼此之间打的头破血流。而比英德更加靠近前线的爱尔兰,却在悠然自得的保持中立。如果说二战中瑞典、瑞士中立靠实力,葡萄牙、西班牙中立靠外交,那么爱尔兰靠的就是“敌视情绪”!

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与英国反潜之间的角力异常惨烈

虽然看似有些牵强,但“对英国的敌视”确实是爱尔兰保持中立的重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迫于爱尔兰独立运动,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将整个爱尔兰岛分为南北两部分,并在1921年通过《英爱条约》商定南部建立“爱尔兰自由邦”,但北爱尔兰仍掌控在英国手中,这就在事实上造成了爱尔兰的分裂。

图中绿色的是爱尔兰,而红色的则是英国

所以到了二战时,爱尔兰仍认定分裂是英国一手造成的,并对此耿耿于怀,“敌视”英国。有了这层经历,大多数爱尔兰人不愿再卷入新的世界大战,为英国人的战争出力。换句话说“只要英国不归还北爱尔兰,爱尔兰永远不可能与英国人站在一条战线”。所以尽管1939年时,爱尔兰仍在法律意义上是英国的附属、是英联邦成员,却是唯一一个未参与战争的英联邦成员国。而且英国每每向爱尔兰提出要求,爱尔兰就会拿“北爱尔兰问题”说事儿。

1919年-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中的爱尔兰军人

不过,爱尔兰始终还是没有同英国翻脸。由于法律上“爱尔兰自由邦”附属于英国,再加上英国在爱尔兰保留有海军基地和相当的军事力量。所以,虽然爱尔兰有过从德国购买武器的历史,但背靠英国的位置和过于弱小的军力(战前只有6000军队、战机寥寥无几、海军近乎为零),自保尚且不足,更不用提“翻脸”。况且他们也多少清楚,“投靠”德国根本就不是靠谱的选项。

二战时爱尔兰曾摆过很多“石头阵”,告诉德军飞机这是爱尔兰,别炸错了

而且就算参战,爱尔兰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持。二战前的爱尔兰经济上主要靠农业,在当年英国人统治期间,曾有意将爱尔兰打造成为一个粮仓,所以爱尔兰就“有意”的向农业发展。再加上爱尔兰缺乏煤及其他矿场资源,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重工业,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战争。整个30年代,爱尔兰始终有人觉的“爱尔兰的中立很安全,养兵无用”,即便是战争迫在眉睫也没有增加军费的意思。

爱尔兰的装甲部队

所以整个战争期间,爱尔兰人虽意识到了“反法西斯”的重要性,但仍放不下与英国人的恩怨纠葛,一心保持“理想化”的中立。好在二战中英德的注意力始终在对方身上,被“忽视”的爱尔兰才能悠然自得的维持中立。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