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学习山水画技法,可以临仿他的册页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这幅仿赵令穰山水册页是明末画家蓝瑛的作品,描绘了文人雅士泛舟山水之间。

画面构图简单,利用三段式构图让空间变得深远静谧。勾线用笔基本上是中锋转侧锋,用笔相对较实,强调山石硬度。

为了让画面看起来更好看,更接近赵令穰的风格,蓝瑛还用到了浅绛、青绿画法,让人联想到江南秋天炫美的景色。

如果你没画过山水,还想要学习山水画技法,完全可以从临仿古代册页入手。

估计有人会发出反对的声音,难道不应该先学《芥子园》中的树石法吗?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芥子园》是清代的学画教材。

没有《芥子园》之前,怎么学习绘画呢?临摹树石是学习,临摹一幅山水册页也是学习。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临摹册页也许学习门槛比较高,一旦入门说不定就会一日千里增长创作能力。

以这幅仿古山水为例,看看可以学到哪些基本技法吧。山水画中,树石是永远的“主角”,那就先看树石法,再看点景法。

动笔之前,先要弄清楚这幅册页的位置经营。大部分画家在创作中,按照空间布局确定创作顺序,从前景一点点画到远景。

学习技法,要找到前景,才知道从哪里开始落笔。前景有很多元素,岸边坡石,上有杂树,下有芦苇。

微微水波,在山石边缘形成涟漪,几只秋雁一字排开飞过水面。在这么多细节中,可以明显看到确立了石块的位置,就定下了这幅画的空间关系。

故此,第一笔要勾画山石的轮廓结构。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自然界中,表现山石结构的那一条轮廓线是不存在的。

只是为了方便“抓住”物象,画家需要借助轮廓线。知道了这一点,就会理解山水画中的很多线条可以代表不同的面。

可以对比看几根线条,山石轮廓线条,树木枝干轮廓线条,柳枝线条,船舷以及人物衣纹线条。

无论怎么调整用笔变化、用墨变化,其本质都是表现物象的质感。理解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蓝瑛为什么要中锋转侧锋了。

把若干个面组合之后,物象就有了立体效果。他利用笔墨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在描绘立体生动的自然景物。

想要像蓝瑛画得这么好,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不断进行线条训练,提高线条的表现力和质感。

看他画的几棵杂树,除了考虑用笔还要考虑空间位置变化。这些精妙之处,只能不断临仿,才能理解他如何表现前后关系,如何表现远近位置。

蓝瑛生活在明末,他是一位职业画家,很重视画面的装饰性美感。他喜欢画看上去很漂亮的山水景色,对于初学者而言好看是很重要的学习动力。

蓝瑛技法全面,画中细节丰富,跟他学习山水画技法不会走歪。有了这部分学习经验打基础,再画一些宋元山水册页的时候,就知道该如何动笔了。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