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恋》影评:流过生命的河流

发布时间:2025-04-06    来源:纵览网

茂密青翠的山谷,金色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洒落,波光鳞鳞的大黑河奔流不息,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与往事——这就是故乡——蒙大拿州的味道,这里有老父亲的慈爱,有兄弟的情谊,还有河流之上“飞饵钓鱼”的快乐记忆。这是一部充满浓浓怀旧深情的作品,美国乡村的淳朴和父老们的优美回忆如同流水画卷一样款款展开。


从小开始,老父亲克里恩牧师就带着保罗和诺曼在大黑河里练习钓鱼,偏僻的山野缺乏城市的生气与活力,一家人反而通过钓鱼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质朴但是纯真。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父亲日益衰老,而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诺曼学业出色,大学归来后留在城里成为了大学教师。而保罗则留在了附近的镇上当了一个记者,陪伴年迈的父母。一家人相处的时光变得短暂而珍贵了。但是,在大河里钓鱼,依然是不变的乐趣和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仿佛只有在河里互相投掷鱼漂的瞬间,时间被凝固了下来,如同回到了童年里,一家人从来没有分离过。虽然有争吵,有误会,但是亲情还是成为了岁月里日渐醇香的东西。


后来,一次为印第安少女出头,坚信正义公理而性格暴躁的保罗和其他抱有种族歧视的白人发生冲突而被人打死在街头。突如其来的变故深深打击了这个团结而温馨的家庭。时光流逝,父母一一离世,大黑河依然静静的在森林里清脆的流淌。诺曼依然会去大黑河钓鱼,在那流淌的时光里钓回曾经的岁月。直到白发苍苍,手已无力挥动钓竿,流逝的河水里依然存满了他美好的一帧帧回忆,在夕阳的光辉里闪耀着灿烂温馨的光辉。


《大河恋》是如此的优美,如同一首清新脱俗的田园散文诗。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用自己充满文艺气息的散文一样的旁白以及著名摄影师菲利普·罗瑟洛特充满回忆和暖暖温情印象派式的镜头,再加上马克·伊夏姆深情款款的糅合了古典与乡村风格的舒缓的音乐配乐。共同交汇成了这曲动人的乐章。


这部电影带有传统的老式美国情调与美德,带有某种清教徒式的坚贞和亲情。围绕着三个男人,讲述了平凡家庭里的伟大的父爱与兄弟情谊。


三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但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首先是老父亲,作为一个牧师,他一生都严格的遵循了基督教的教义,并且正直无私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坚定而虔诚的热爱着上帝和大自然,他坚信钓鱼是上帝的一份礼物,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钓鱼,孩子们会得到食物,也从小学会了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养成了勤劳的好习惯,感受到上帝的恩典。


从小聆听着大黑河奔流的声音和石头的宁静,两个孩子也继承了父亲那份正直。不同的是,哥哥诺曼显得更加有礼貌而守规矩,如同父亲期望的那样学有所成而当上了大学教师——一份体面的工作。弟弟保罗却更加狂野而热情,更加习惯旷野乡下的放荡——也正是如此的率真,为最后保罗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刚刚出道的布拉德·皮特,在这部电影中用自己的率真很好诠释了保罗那份纯粹天然的阳光与自然。保罗遵循内心而不是随从世俗安分守己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快意十足并且自由自在。和另一部同样温情不已的作品《燃情岁月》一样,皮特用自己的青春,阐述另一种生命的自由不羁的美与阳光。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