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葡萄牙:鲍里斯的忘词与被忽视的历史角色
近期,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他们的纪录片新作——《英国外交部内幕》(Inside the Foreign Office)。其中一段却让人异常的喜感,有“英国特朗普”之称的英国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突然忘词!当时身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他,按照惯例要先标榜一下“英葡友谊”。
鲍里斯:从1386年开始,到拿破仑战争,再到二战......之后就忘词了,只能问到:二战发生了啥?还不忘提醒:把这段掐了。
边上有人提醒:亚速尔。不料鲍里斯还是没想起来,反问道:亚速尔?我们在亚速尔做了啥?
那么葡萄牙在二战中究竟做了啥?怎么就让英国的前外交大臣忘的干干净净?
二战之前的葡萄牙,早已从昔日规模庞大的殖民帝国,退化成欧陆西侧的一个小国。所以他们在二战中的立场也始终如一,自1939年至1945年间始终保持中立姿态。当然,远离战火并不意味着能够远离战争本身。
葡萄牙曾也是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1940年6月,当法国沦陷后。葡萄牙接受了相当数量的难民,帮助他们逃往美国或为他们提供庇护之所。随之往来的还有双方的间谍,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几乎成为间谍中心,窃取情报、交换战俘,秘密行动不绝于市。
除了各种惊心动魄的谍战“演出”,整个二战期间最让葡萄牙人紧张的,就是德国的“菲利克斯”计划(德军南下夺取直布罗陀的计划)。为了防止德军南下时顺道入侵葡萄牙,他们一度准备将政府疏散到“亚速尔群岛”,就是开篇所提鲍里斯忘掉的那个。那么亚速尔群岛在哪呢?在大西洋中部,距离葡萄牙1600公里左右,可以说再想西跑同样的距离,葡萄牙政府差不多就能撤到加拿大去了(亚速尔群岛最西端距离加拿大只有1900公里左右)。
一边防着德国人,另一边也得警惕英国人。二战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葡萄牙与英国的关系始终不睦。葡萄牙对英苏关系指指点点,而英国人索性以“协防”为由,出兵占领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帝汶”,当然后来又让日本以相似的借口夺了去。
前外交大臣嘴里念叨的“英葡友好”,实际上要延迟到1943年才会出现。随着美英军队登陆北非,战争天平向同盟国倾斜,葡萄牙适时的与英国缔结盟约。允许英国使用“亚速尔群岛”上的军事设施。不过,葡萄牙并未终止同德国的联系,只是在英美的压力下停止向德国出口“钨”。
一系列的“操作”让葡萄牙在战争中远离了灭顶之灾,同时还赚的盆满钵满。二战结束时,葡萄牙手握8000万英镑的债权,比起一战时急于参战却欠下巨额债务,简直要好太多。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