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华尔街股灾:跳楼狂潮的传闻与现实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纵览网

一直以来,说到“华尔街”和“大萧条”的历史,人们总不免同“跳楼”两字联系起来。

大致印象就是: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盘,随股票一同“跌落”的还有从高楼上一跃而下的投资者和股票经纪人。

甚至有传言称,有数千人在这次“股灾”中跳楼。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大萧条的华尔街真的是“尸横遍野”么?

电影《黑衣人3》还不忘调侃一下这段历史

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那样,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大面积的自杀行为,至于“跳楼”也只是一个传闻而已。

根据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1929大崩盘》中记述的:“在美国,股市崩盘后的自杀浪潮也是1929年传说的一部分。事实上,并没有!”

相对于“自杀浪潮”的传闻,1929年10月和11月,美国自杀人数反而是1929年中最低的。

华尔街:1929年噩梦开始的地方

住宿还是跳楼?

事实上,就在股市崩盘的同一时间,已经有11起“自杀”传闻在焦虑不安的人群中传开。人们惊恐的看着摩天大楼上的人们,仿佛谁都可能一跃而下。

总之,纽约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还闹出不少故事。

据说,曾有一位警察不顾一切的“救”下了一位可能的跳楼者,却发现那只是擦窗户的人。

喜剧演员埃迪·康托尔也开玩笑的说,“当他在纽约一家酒店要求住在19层时,店员当即问道:为什么?是住宿还是跳楼”...

这样的情况真不多

由于传言实太过普遍,以致纽约官方和媒体也不得不出来辟谣。

股票崩盘的第二天,《纽约每日新闻》就刊文:“如果昨天‘交易人’自杀的报告有一半是真的,那么华尔街早就尸横遍野、一片荒芜了”。

到了11月,纽约市首席法医师查尔斯•诺里斯(Charles Norris)也反驳到:此前4个星期一共发生了44起自杀事件,这一数字比1928年同期记录的53起要低。

1929年10月24日,来自各家经纪公司的人们正在扎堆看报纸(纽约每日新闻档案)

传言究竟源自何方?

关于华尔街股票崩盘后的“跳楼”,有一个重量级的“目击者”——后来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那时正在纽约,住在萨沃伊广场的一个酒店中(他自己在股票崩盘中受了不小的影响)。

1929年12月9日,丘吉尔在伦敦《每日电讯报》说到:“在我的窗户下,一位绅士从15层楼跳下、摔成了碎片,引发了一阵骚动并惊动了消防队”。

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分别是:10月24日上午(股票崩盘前的几个小时),以及10月30日(“黑色星期二”的第二天)。不过,无论哪个都无法证明“坠楼”与故事崩溃有直接关系。

股市崩盘与一片萧条

另一方面,美国人的黑色幽默也可能刺激了谣言的传播。10月25日,也就是“黑色星期四”的第二天,许多美国人都能在报纸上读到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的这番话:“当华尔街陷入困境时,你不得不排着队从窗口跳下,而投机者正在东河为死者出售空间(墓地)”。

事实上,1929年股市崩盘后的最初的几个星期内,纽约曼哈顿金融区内的“自杀事件”虽然没有传言的那么多,但总归还是有的。其中,至少有2起是跳楼(其他的还有开枪、毒药等形式)。

11月7日,拥有28年经纪公司工作经验的胡尔达·博罗夫斯基从40层楼跳下,《纽约时报》给出的结论是“被股票崩盘折磨的疲惫不堪”。9天后,一家批发公司的负责人、65岁的乔治·卡特勒(George Cutler)也从7楼跳了下去。

“迟来”的影响

前面我们说过,华尔街股市崩盘后没有立刻引发“自杀浪潮”,但这不代表它没有后续影响。用加尔布雷思的话讲:“这些悲剧中的一些,可能是被推迟了一年或两年才发生”。

根据统计:从1929年开始至萧条最严重的1932年,美国的自杀率从每10万人17起的水平,一直涨到了每10万人21.3起。在此期间纽约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一种“迟来的影响”。股市崩盘的一刹那,无数人都被惊到“呆”住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面对的却是更大规模的萧条。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