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婚案到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如何改变英国?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纵览网

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1534)颁布,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成为英国圣公会的领袖。

仅仅在十几年前,当马丁·路德对天主教会表达强烈不满,并公开对抗时。亨利八世还亲自出面否定路德的说法,被教皇授予“信仰捍卫者”的称号。

短短十数年期间,亨利八世如何从天主教的“信仰捍卫者”变成一位“叛逆者”?

一切还要从他的“离婚案”说起...

虽然在16世纪20年代英格兰就有反教权的迹象,但天主教会在那里仍有广泛的基础。至于国王亨利八世本人,也相当的虔诚。

根据历史学教授安德鲁·佩蒂格里的说法:“亨利八世没有愿望,也没有必要与教会决裂。因为他对英国教会及其收入已有相当大的控制权”。

尽管如此,但对亨利八世而言,他还缺乏一项权利——对自己“离婚”的控制权,因为国王离婚还需教皇点头。而这正是日后亨利八世与教廷决裂的导火索...

亨利八世想“离婚”

1527年时,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在婚姻上出了些问题。结婚已近二十年,他的王后凯瑟琳(西班牙公主)一直未能诞下一位健康且长到成年王位继承人。

“欧洲的王室都清楚,王室的延续乃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对亨利八世而言,这种情况若持续下去,英格兰必然会陷入一场王位继承危机中。

更重要的一点是,亨利八世还看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林。后者对此不仅不抵触,反而将目光瞄向了更高的位置,一心想成为王后。

于是,亨利八世写信给教皇,申请离婚。

亨利八世的六任王后大多结局悲惨,图为对凯瑟琳王后的审判

亨利面临不利的教皇政治

在请求离婚的信件中,亨利八世痛陈这桩婚事本就“违背上帝的意志”。因为凯瑟琳本是亨利八世之兄亚瑟的妻子。

亚瑟英年早逝,作为两国结盟计划的一部分,凯瑟琳再嫁亨利八世。这种婚姻在当时是明文禁止的,之所以能成完全是两国运作的结果。

根据亨利八世给出的理由,再结合没有王位继承人的实际,正常来讲这桩离婚案处理起来不会有多难。但亨利八世偏偏没有遇上好时机。

罗马之劫(1527):亨利八世的离婚信刚好赶上了教皇最困难的时候

就在“离婚信”送抵罗马的同一年(1527年),教皇克莱门特七世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劫难。

由于联合法国对抗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皇帝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派军攻入意大利,之后神罗的乱军还攻破了罗马,史称“罗马之劫”。

一片混乱中,教皇克莱门特七世通过一条密道狼狈逃出梵蒂冈,才到达圣天使堡避难。有了此番教训,教皇便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得罪查理五世,更不敢贸然裁决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王后的离婚案。

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王后

寻找离婚的新方案

但对教皇而言,他也不想否定这件事,得罪英王亨利八世。所以他与英王的大臣——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展开了马拉松式的谈判。

谈判一谈就是七、八年,谈的亨利八世是越来越沮丧。最后牧师托马斯·克兰默和国王的顾问托马斯·克伦威尔索性建议:脱离教会,英国国王不应受到教皇管辖。

渴望与安妮结婚的亨利八世接纳了这一意见,任命克兰默为“坎特伯雷大主教”。而后者则迅速同意了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离婚。

终于在1533年6月,已经怀孕的安妮·博林如愿的被封为“王后”。

亨利八世与安妮王后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1534),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彻底分道扬镳,国王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

亨利八世得到了他想要的,身边有了一位新的王后。而提出“决裂”的克兰默和克伦威尔则获得了权利。此后,英格兰开始接受“欧陆宗教改革的一些经验”,包括将《圣经》翻译成英语。

此外,与天主教会的决裂还为亨利八世带去了巨额的财富。1536-1540年间,王室解散了英国的修道院,控制了大量教会财产。堪称“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英格兰最大规模的财产再分配”。

所有的财富都进入了国王的腰包,之后亨利八世拿这笔意外之财奖励了他的大臣们,以表彰他们在这件事上的忠诚。

在接受“奖励”方面,自然不会有人面露难色。“即使是天主教徒,也很热衷于接受这些曾属于教会的财产来扩充自己的财富”。

安妮·博林的女儿完成了宗教改革

对于安妮·博林来说,她的王后之位并未能持续多久。因为在1536年,亨利八世又爱上了另一位侍女简·西摩(第三任王后)。

没过多久安妮就被判通奸、谋反罪被斩首,只留下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而简·西摩的王后之位同样不长久,在生下王子“爱德华”之后,即死于产后并发症。

亨利八世、简·西摩王后,以及他们的儿子,后来的爱德华六世

在亨利八世的余生里,英国新教势力和保守派势力一直相互斗争,不得稳定。1547年,爱德华六世继任王位倒向新教势力,将更多的改革措施引入英国。

1553年,爱德华六世英年早逝,他的姐姐玛丽一世继任王位(凯瑟琳王后之女,有血腥的玛丽之称)又恢复了天主教会。

1558年,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又承袭王位,在她手里终于完成了英国的宗教改革大任。

尽管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确实是由亨利八世亲手拉开。但此事无关信仰,单纯是他想方便自己离婚而已。

因为自与天主教会决裂后,他余生仍是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徒,并且对提倡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充满了个人仇恨。

历史学教授安德鲁·佩蒂格里曾总结道:“离婚绝对是问题的核心,如果没有离婚问题,英国肯定不会发生宗教改革,至少在亨利八世时期不会”。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