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中的派系更迭:如何影响革命走向?

发布时间:2025-04-05    来源:纵览网

1789年,就在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大洋彼岸的法国也发生了件大事儿——法国大革命。与如今以浪漫著称的现代法国不同,当时的法国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等级极为森严。

法国的国王曾公开说,第一等级用钟声为国王服务,保佑国王长命百岁;第二等级用宝剑为国王服务(就是帮国王打仗的);第三等级则用钱袋为国王服务(就是纳税的)。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等级制的两幅漫画

大革命前的法王是路易十六,一位世界历史上有名的锁匠国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锁、修表。大体上与明朝的天启皇帝有些相似,那为是“木匠”皇帝,这是“锁匠”国王。

据说,路易十六曾宣称欧洲没有他打不开的锁,可叹的是当他在“大革命”后锒铛入狱之时,他并未能够解开监狱的“锁”。

历史上总是不乏些“手艺国王”

路易十六的王后是奥地利公主,花钱就如同撒传单,完全没有概念,据说她的一条项链价值500万法郎。再加上对外用兵时巨额的战争费用(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王下了血本死磕英国),法国国库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欠债高达45亿法郎,法国当时一年的收入才5亿,连利息都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只能召开三级会议,不仅想把欠的40多亿债赖掉,还想着顺便征点税丰富一下国库收入。这一下把人们不干了,毕竟底层民众连面包都快吃不上了......一场革命就此爆发了。

饥荒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1789年7月14日这天,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巴士底狱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是封建统治的象征),大革命彻底爆发。攻占巴士底狱之后,法国开始了对国家的初步改造,开始君主立宪了(所谓君主立宪就是国王的行为要受到宪法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了)。

首先上台的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表——斐扬派,他们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就是开银行放高利贷的)利益(因为他们长期在斐扬俱乐部活动,所以叫斐扬派)。在斐扬派统治的时候,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正当资产阶级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清除封建势力的时候,外国势力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法国形势立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斐扬派见状赶紧组织军队抵抗,不料军队叛变的叛变,剩下的也是消极作战,败仗不断。

法国人们看见军队扛不住了,于是自发组成了义勇军,开赴前线,保卫祖国,其中来自马赛的义勇军谱写了一首战歌,就是后来著名的国歌《马赛曲》。

巴黎人民见斐扬派连国家的安全也维护不了,于是举行了起义,推翻了他们的统治。

接下来轮到吉伦特派登场。这一派时是大商人、工商业资本家的代表,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吉伦特派不仅帮助法国农民解决了土地问题,还打退了外国武装势力的干涉,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但是他们没有解决法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自打他们一上台,法国就物价飞涨,搞得人民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在这种情况下,巴黎人又起义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

接着又轮到了雅各宾派执政。

雅各宾派上台没过多久,雅各宾派因为实行恐怖政策,搞得法国人民人人自危,于是被热月党人搞政变给推翻了,雅各宾派的头头罗伯斯庇尔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不料上台的热月党人软弱无能,对内镇压不料王党叛乱,对外老打败仗,接下来拿破仑搞了个雾月政变给搞下去了,开始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强盛却又短暂,短短十数年间便经历了从低谷到巅峰再到低谷的过程。1815年,当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之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又回来了。

直到1830年,巴黎人民又发动了七月革命,建立了七月王朝。至此,从1789年至1830年,前后绵延41年的法国大革命才最后结束。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