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免费乘公交:城市真的撑不住了吗?
近期,吉林省德惠市一则关于"老年卡错峰出行"的通知引发热议。该政策计划对老年人免费乘车实施早晚高峰时段限乘,虽最终被撤回,却揭示了当前城市公交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一事件并非个案,河北张家口等地也曾出现类似争议,折射出公共交通在公益属性与运营效率间的两难处境。
德惠市每年为老年人免费乘车提供300万元财政补贴,按当地11.2万老年人口计算,人均年补贴不足27元。而公交车票价为1.2-1.5元/人次,补贴显然难以覆盖实际成本。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专家指出,公交车作为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其运营本就依赖财政支持。当地方财政吃紧时,持续的全时段免费政策确实难以为继。
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在非高峰时段是普惠性福利,但在早晚通勤高峰却可能加剧运力紧张。德惠市拟限制的三个高峰时段(早5:50-8:00、午11:00-13:00、晚16:00-17:50)正是上班族与学生群体的刚性需求时段。公交企业面临既要保障基本通勤,又要履行社会福利的双重压力。
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15.6%,而全国公交客运量连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与出行方式多元化的叠加效应,使传统公交系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专家强调,公交福利水平必须与地方财政能力相匹配,否则可能损害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
已有多地尝试通过错峰出行、动态增开班次或财政精准补贴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提醒我们: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地优化,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与维持公交系统活力之间找到新平衡。或许,建立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补贴机制,才是让这项惠民政筞真正行稳致远的关键。
作者:纵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