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医学生被强制安排电子厂实习:专业错配背后的职业教育困境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近日,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多名医学专业学生反映被学校强制安排到电子厂流水线实习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悉,这些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每天需站立工作11小时从事手机零件组装,与所学专业毫无关联,且存在被克扣工资、以毕业证要挟等违规行为。这一现象暴露出当前职业教育实习管理中的深层问题。

从学生提供的实习合同来看,这份未填写具体派遣单位名称的"实习合同"存在明显法律瑕疵。学生们被大巴车集体送往浙江、福建等地电子厂,从事与医疗护理完全无关的流水线作业,每日超时工作导致身体不适。更令人质疑的是,校方将实习与毕业证强制捆绑,违背了教育部门关于专业对口实习的基本要求。

类似情况绝非个例。检索发现,某院校在组织电子专业学生赴电子厂实习时,至少安排了贴合专业的焊接工艺、设备操作等实践内容。而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组装的案例,彻底背离了"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的实习初衷。云南省教育厅已表示将介入调查,明确指出护理专业学生去电子厂明显违反国家规定。

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校企之间的灰色利益链。部分学校将学生批量输送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实质上将实习异化为廉价用工。这不仅耽误了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更涉嫌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关于专业对口、时间管控、报酬保障等多项条款。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专业技能,实习环节更应成为课堂延伸。当护理专业学生被迫在流水线上重复机械劳动时,他们失去的是在医疗机构实践静脉穿刺、伤口护理等关键技能的机会。这种专业错配不仅浪费教育资源,更可能影响未来医疗队伍的专业素质。

教育监管部门需要建立更严格的实习备案审查机制,同时开通学生维权渠道。职业院校应当认识到,实习不是创收手段,而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只有确保实习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价值,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