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小江南,藏着千年的温柔与烟火!

发布时间:2025-05-05    来源:纵览网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早在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就有人类在朱家角活动,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有村落集市,明朝万历年间成为商贾云集、烟火千家的繁华集镇。1991 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

在繁华忙碌、高楼林立的魔都上海,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如同紧绷的琴弦,让人们身心俱疲。然而,就在这座城市的一隅,隐匿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 朱家角古镇。它恰似一颗被岁月遗忘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有的魅力,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发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千年古镇,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那份难得的温柔与烟火气息。

朱家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那时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时光流转,到了 1700 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这里渐渐形成了村落集市。而真正让它声名远扬的,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彼时的朱家角已然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烟火千家的繁华集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江南大地。

1991 年,朱家角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成为了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并未在这里留下过多的沧桑痕迹,反而赋予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韵味。漫步在古镇的街头巷尾,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古建筑,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于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朱家角古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宛如一颗镶嵌在五区(市)毗邻中心的宝石。它东靠虹桥国际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镇南,318 国道如一条巨龙横贯全镇;黄金水道槽港河则像一条灵动的丝带穿镇而过,为古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朱家角,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美景便在眼前徐徐展开。境内地势平坦,河港纵横交错,九条长街沿着河岸蜿蜒伸展,千栋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地依水而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青瓦白墙的房屋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随波摇曳,如梦如幻;你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远处传来的摇橹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你还可以看到古桥横跨在河面上,连接着两岸的居民,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小桥、流水、人家”,这简单的六个字,却完美地诠释了朱家角古镇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切都变得那么宁静、祥和,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诗意的美好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朱家角古镇的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各种 “角文化”。这里有京剧角、歌唱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早茶角等等,每一个 “角” 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着古镇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就拿京剧角来说,成立于 30 年代的京剧票友组织 “韵声社”,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活跃在古镇的舞台上。那些热爱京剧的票友们,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聚在一起,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尽显专业范儿。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京剧角总是围满了观众,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还有朱家角中学的春晖文学社,创立 13 年来,已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200 余人次,566 篇作品在全国中学生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一成绩可谓斐然。文学社的成员们常常在古镇的茶馆、园林中举办文学交流活动,他们谈诗论文,分享着自己的创作心得,为古镇的文化氛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朱家角,民间藏书文化也十分盛行。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家庭藏书的普及率竟然高达 50% 以上,民间藏书总数逾 10 万册,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全县 21 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走进古镇居民的家中,你常常能看到摆满书籍的书架,藏书种类涵盖了政治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22 大类。

这些藏书不仅是古镇居民知识的宝库,更是他们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的重要载体。闲暇时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读书、品茗,享受着温馨的家庭时光,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化的熏陶。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放生桥,这座上海地区现存最大最长的石拱桥,无疑是朱家角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 “沪上第一桥”。它横跨在漕港河上,桥长 70.8 米,宽 5.8 米,桥身共五孔,造型优美,气势恢宏。

站在桥上,你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美景,远处的青瓦白墙与近处的绿水碧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而这座桥之所以名为 “放生桥”,还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的善男信女们都会手持活鱼,来到桥上放生,以祈求平安吉祥。如今,虽然放生的习俗已渐渐远去,但这座桥却依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繁花》中宝总和玲子撑伞的经典桥段便是在此取景。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放生桥也吸引了众多剧迷前来打卡,一时间成为了网红景点。走在桥上,仿佛能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让人不禁沉浸在那段充满回忆的旧时光里。

课植园,又称 “马家花园”,始建于 1912 年,是古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园名 “课植”,寓意着 “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体现了主人对耕读传家理念的坚守。

走进课植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园中既有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藏书阁,又有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稻田和果树,完美地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感受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你还可以漫步在园林小径上,欣赏着四季变换的美景,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此外,课植园还巧妙地仿建了豫园荷花池与九曲桥、苏州狮子林的假山与倒狮亭等,让你在一座园林中就能领略到江南各地园林的精华。无论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摄影爱好者,亦或是只想寻找一处宁静之地放松身心的游客,课植园都绝对值得一去。

圆津禅院,这座始建于元代的佛教寺院,宛如一颗宁静的明珠,镶嵌在朱家角古镇的怀抱中。寺内环境清幽,古木参天,香烟袅袅,禅意十足。

走进禅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庄严肃穆。在这里,你可以聆听高僧的讲经说法,感受佛法的博大精深;你也可以静静地坐在一旁,闭目冥想,让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圆津禅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从禅院的高处可以俯瞰到朱家角古镇的全景。站在观景台上,整个古镇的美景尽收眼底,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此外,在禅院还可以敲响古老的钟声,为自己和家人祈福,让这份美好的祝愿随着钟声传遍四方。

在朱家角古镇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 —— 大清邮局。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最早的邮政机构之一。

走进大清邮局,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店内陈列着各种老式的邮政设备、邮票和信件,让人不禁感叹邮政事业的发展变迁。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精美的文创产品,如印有古镇特色图案的明信片、邮票等;你还可以体验制作 “五印合一” 明信片,将自己对古镇的美好印象和祝福融入其中。

更有意思的是,你可以在这里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贴上邮票后投入时光邮箱。想象一下,当对方收到这封来自古镇的信件时,会是怎样的惊喜与感动。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显得格外珍贵,也让大清邮局成为了古镇上最具文艺气息的打卡点之一。

朱家角的粽子可谓是闻名遐迩,大多采用前店后作坊的形式,由本地阿婆手工包制。这里的粽子种类繁多,有肉粽、甜粽、蛋黄肉粽等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风味。

肉粽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精心腌制后,与糯米完美融合,蒸煮后,肥而不腻,香气扑鼻;甜粽则以豆沙为馅,口感细腻,豆香清甜,让人回味无穷;蛋黄肉粽更是将咸蛋黄的鲜美与肉粽的醇厚相结合,一口咬下去,丰富的口感在舌尖上绽放,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旅途的点心,朱家角粽子都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刚出锅的油墩子,金黄油亮,冒着腾腾热气,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油墩子的外皮酥脆可口,咬上一口,“嘎吱” 作响;内里则是软糯的萝卜丝馅,鲜嫩多汁,味道鲜美。

这种传统的小吃在朱家角的街头随处可见,摊主们熟练地将调好味的萝卜丝面糊倒入特制的模具中,再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吃的时候,配上一点甜面酱或者辣酱,那滋味别提有多美妙了。油墩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承载着一代人对古镇的深深眷恋。

海棠糕,是朱家角古镇的又一道特色美食。它以面粉、老酵、豆沙和净猪板油为主要材料,制作工艺独特。

做好的海棠糕呈紫酱红色,外形酷似海棠花,十分可爱。一口咬下去,香甜绵软的口感瞬间在口中散开,内馅中的豆沙细腻香甜,而猪油的加入则为海棠糕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香气,提升了美味的层次。海棠糕不仅好吃,而且颜值高,是拍照打卡的绝佳道具。在古镇的街头,买上一块海棠糕,边吃边逛,感受着古镇的悠闲时光,实在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朱家角酱菜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种类丰富多样,有小萝卜头、姜片、蜜汁酱瓜、包瓜、大头菜、香辣丝等等。这些酱菜口感咸、酸、甜、辣又爽口,是 “宝总泡饭” 的灵魂配料。

朱家角酱菜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经过腌制、晾晒、调味等多道工序,保留了蔬菜的原汁原味,同时又增添了浓郁的酱香。无论是早餐时搭配粥品,还是作为下酒菜,朱家角酱菜都能为你的餐桌增添一份别样的风味。而且,酱菜便于保存和携带,你还可以买上几瓶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份来自古镇的美味。

朱家角古镇,这座隐藏在魔都上海的江南水乡明珠,它既有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又有充满诗意的水乡风情;既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又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岁月的温柔抚摸;你可以探寻历史的足迹,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你还可以品尝地道的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不妨来朱家角古镇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收获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