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对澳宣传战:离间盟军的成败
开篇:
本系列立足于反对战争,展示二战时期的海报、传单,用以揭露二战日本从无聊到无耻的手段和伎俩。所用材料都是偶然收集得来的,也请大家不要过分解读。
至于本系列的主题,源于日本人在一张“劝降传单”上标榜自己的战俘营时问到的:“你信么”?
我信你个鬼!
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后,日军横扫东南亚的英美军队,兵锋越过直抵新几内亚岛,距离澳大利亚仅支持之遥。
战场用兵的同时,日本人搞起了“小动作”,试图通过传单、海报的心理战,达成分化盟军的目的。这方面,日本人的“宣传口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1.英美在利用它国做挡箭牌。2.英美利用你的同时,还在“抄”后路...
“美国花花公子第一”:罗斯福正把士兵送上前线送死
战争中,没有什么比“叛徒”和“卖队友”更令人痛恨的了。于是日本人宣传的重点之一,就是忽悠澳大利亚人“美国在利用它们”。
如下图,其描绘的大致是:“当澳大利亚士兵在试图抵挡日本军舰时,一个美国胖子(罗斯福)正试图偷走澳大利亚。并配有英文描述:“当澳大利亚人流血时,罗斯福发现他自私的计划正顺利实行”。
日本人想“分裂”的目标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印尼(当时称荷属东印度)甚至是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人。
如下边一张图上,一个英国士兵正试图用他那穿着钉靴的脚,去踢一个印尼人。这份传单就是告诉印尼人,英国人将永远像狗一样对待他们。(这话到不假,但日本人也不过是一丘之貉)
由于宗教问题,印尼人一般是不饮酒的。而下边这幅画,主题为《魔鬼》:一个英国人正在印尼人做祷告时在一旁喝酒,很明显是在试图挑起印尼人对英国人的仇恨。
另一方面,日本人也用起了老招数——“绿帽”攻势(在第一期里提到过)
如下图这张,上边的文字是“嘿,伙计!他来了,他看见了,他征服了”。很明显是在说,当澳大利亚士兵成片战死的时候,美国人却“抄”后路了。
另一张传单上也有类似的场景:名为《澳大利亚的尖叫》。当澳大利亚士兵正在新几内亚岛上作战时,美国人不仅占了澳大利亚,还安慰到“冷静一下,他会出现在下一批阵亡名单上”...
后来的历史证明,日本人在二战中“分化”澳大利亚的这招并未奏效。出于对“拉哈(laha)大屠杀”、“空袭达尔文”和“死亡行军”的仇恨,澳大利亚人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对日敌意。
复仇行动也有,但并非像网络所传“杀光17万俘虏”那样夸张(据记载有日本俘虏大规模越狱时被击毙),而是战后澳大利亚对其责任区内的日军虐俘事件展开了详细调查。
而那些曾参与虐俘的日军,多数在澳大利亚的军事法庭审判中被惩罚......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