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式抗日,让人钦佩又充满无奈
义和团,是晚清时期的民间团体组织,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义和团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他们信奉的神祇除佛、道以外,还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的神怪和人物。义和团散发各种传单、揭帖,以朴素的语言和歌谣形式,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一带,封建迷信式的救国运动对当地影响深远。在日军侵略中国时,山东一带的民众采取同样的迷信方式抗击侵略者们,不出意外的大败而归。下面我们看一段历史资料。
“1938年日寇侵占县城后,经常到我村一带扫荡,这时汉奸、国民党四起,谁来到都要粮要款,老百姓被逼得没办法,便在南崮山村以李星七为首组织了一个迷信会—门红枪会,起来抗日自卫,我参加了此会。入会后,不吃葱、韭、芥、蒜,不吃肉,不准和女人同床睡觉,每晚烧香叩头,打仗时便枪刀不入。周围几十个村子,很快组织起了数千人,每人持一红樱枪,站岗放哨。
六月间,日寇大队人马出来扫荡,红枪会集合了数千人准备抵抗,但还未与日寇接触,在最前边的西石马村的红枪会就被日寇机枪、大炮打死打伤20余人,红枪会人员纷纷逃散。我跑到山里住了两天才敢回家,从此红枪会便全部解散,这时日军、汉奸、国民党纷纷向老百姓要粮要款,谁要就得给谁,也分不清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也不知道相信谁和依靠谁,只能幻想有人能回来将鬼子打跑。
39、40、41年,汉奸在南崮山村设了据点,并很快修到了我村十五里源泉村,正南八里郭庄村,我村成了敌人的中心地区。老百姓更遭殃了,南崮山村住一中队汉奸,经常到我村要粮要钱,老百姓说不定何时便被汉奸随便加以罪名。
此三年中,我除在家种地外,农闲时担挑子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和到煤窑作工,维持生活。四一年因生活困难,还要给汉奸拿粮交款,明年我还要结婚,父亲终日愁闷,秋天上吊自杀了。
父亲死后,生活更困难了,还欠下了帐,为维持生活,从南崮山村李奎正酒店赊了一担酒跟我村村民一齐出门,到沂水县卖,再买油担回来挣些钱。但到了临朐县碰上了国民党游击队五一军,用刺刀将酒桶穿破,进行检查。一桶酒流了一半,剩的一半气也泡了。这次赔了大本,回家后再也不敢出门了。通过这次才进一步认识了国民党游击队是祸害人民的土匪。对幻想他们打鬼子的想法打消了。”
从这一段资料可以出来,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义和团式抗日活动彻彻底底失败了,也凸显了我们当时社会的落后程度。
老百姓局限于历史认知,相信于封建迷信,对科学一无所知。我们对于群众的敢于抗敌感到钦佩,但对当时的落后又感到无奈与辛酸。
幸运的是,在建国以后的短短七十余年时间里,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二的强国。
我们从此不怕侵略,也没有人再敢侵略我们。
牢记国耻,永拒日寇!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