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邢菲:从杂技团到白玉兰,非科班演员的逆袭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4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一个没有学过表演的杂技演员,凭什么能获得白玉兰提名?"当《生万物》中宁苏苏的眼泪砸在观众心上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邢菲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令人惊叹的职业蜕变。

凌晨4点的练功房,6岁的小女孩正在完成第100次后空翻。这是邢菲的日常,也是她人生最初的"表演训练"。12岁被送进文工团的日子里,骨折、脑震荡、小黑屋成了她的"三位老师"。谁曾想,这段看似与表演无关的经历,恰恰成为了她日后塑造角色的底层密码。

2015年《一年级·大学季》中那个青涩的姑娘,如今已经能在倪大红、秦海璐这样的戏骨面前稳稳接住情绪戏。邢菲说:"杂技教给我的不是技巧,而是坚持。"这种坚持,让她在《覆流年》拒绝替身完成打戏,在《生万物》设计出"仓鼠啃馍"这样灵动的细节。

《恶魔少爷别吻我》《小时光》让邢菲成为了"甜剧专业户",却也给她贴上了难以撕掉的标签。就像杂技团里那个不断跌倒又爬起的小女孩,邢菲在等待一个破茧的机会。"我知道自己不止于此",这句话支撑她度过了无数个被定型的日子。

转折发生在《覆流年》,首次尝试狠戾角色的她让观众眼前一亮。而《生万物》中的宁苏苏,则彻底展现了她的可能性——从天真到绝望,三场"镜子戏"浓缩了一个女性被时代碾压的一生。导演刘家成评价她:"把挣扎刻进骨头里,天真写在睫毛上。"

邢菲的成功绝非偶然。她的表演带着生活的粗粝感:替嫁时的拍门嘶吼源于杂技团的疼痛记忆,绝望时的仰头落泪映射着被家人"抛弃"的创伤。这些经历赋予她天然的共情力,让观众相信她就是宁苏苏本人。

即兴能力是她的另一把利器。直播中的"谢谢文典哥不娶之恩"意外成为全网热梗,这种"比观众还疯"的沉浸感,恰恰是非科班演员最珍贵的特质——没有技巧的束缚,只有真实的生命力。

十年沉淀,一朝绽放。邢菲用宁苏苏这个角色证明:表演不在于学院派的技巧,而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重现。当她在白玉兰的提名名单上留下名字时,这个曾经的美甲店学徒终于完成了最华丽的转身——用生活的磨难,换舞台的光彩。每个坚持梦想的人都该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