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不忍压海棠,世间再无左宗棠

发布时间:2025-06-09    来源:纵览网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老先生调侃好友张先的诗句,因他实在不忍心看见一位八十岁的老翁娶一位十八岁的姑娘为妾。诗句中的梨花即那位老翁,海棠特指鲜红娇羞的少女。诗人认为,一位即将入土的白发老人娶黄花姑娘为妾,实在有悖伦理。可是,君不见古今中外,多少老牛喜吃嫩草!

说来也怪,就在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娶了17岁的张仪为妾。洞房花烛之夜,张仪流着泪,像只待宰的羔羊躺在喜床上,哪个男子见了这般梨花带雨的少女能不色心萌动?可是左宗棠见了偏偏生出恻隐之心,将小妾当成孙女,和前文提到的张先截然不同。若是苏轼知道这事,肯定会改写那句诗为:“鸳鸯被外花烛夜,梨花不忍压海棠”。

话又说回来,左宗棠若是不喜欢张仪,他又为何娶她为妾;他若是喜欢她,又为何不睡了小妾反而认作孙女呢?

一、左宗棠的一生只有一妻一妾

提起左宗棠,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他1812年11月出生于湖南湘阴,是我国近代民族英雄,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是洋务派代表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他一生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二等恪靖侯等职位。美国《新闻周刊》在千禧年推出《千禧年一句话》栏目,祥列了世界历史近千年来最顶尖的40位智慧名人,我国有幸三位伟人名列其中,而左宗棠排名还超过英国著名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不难看出,左宗棠乃中外伟人中之伟人,可是自古达官贵人,官宦之家,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佳丽成群,而他在大清朝却只有一妻一妾,何况小妾还是正妻所逼。正妻是他在20岁时参加笔试招亲娶来的湘潭周家大小姐,小妾是周氏的婢女。当时周氏接连生下三个女儿,唯恐左家绝后有愧于夫君,就自作主张把婢女许配给丈夫为妾,指望小妾能给丈夫生个儿子传宗接代。谁知后来,周氏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小妾也生了一个儿子,她们俩一共为左宗棠生了4个儿子4个女儿。

二、左宗棠是大清的最后一位孤勇者

1875年,63岁的左宗棠奉旨平叛新疆,那时战事异常吃紧,军队粮草匮乏,士兵情绪低落,他急得团团转,不得不多次上奏朝廷,请求拨款支援,可是,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只开出空头支票,迟迟不见军饷,实在没法,他只好求救商界好友——浙江巨贾胡雪岩。好友得知此事,先后五次借出白银近两千万两。

1876年,左宗棠从国外购入大量的洋枪洋炮等先进武器,并且在西北设立了西安机器局与兰州制造局,以此将自己精心挑选的6万精兵全部武装起来。为了大长官兵士气,在出征前他还特意准备一口棺材,当众宣誓:“若新疆不能收复,我愿将此身献给国家”!

世事难料,世间总有见不得人好的人。就在左宗棠浴血奋战边疆时,有人上奏朝廷,说他与胡雪岩内外勾结,中饱私囊,意欲谋反大清。这还了得,慈禧太后一听凤颜大怒,马上派心腹大臣前往调查,结果却让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左宗棠不仅没有私吞军饷,而且还把自己多年积蓄全部捐献出来。老佛爷一听心中非常愧疚,立即下令十年之内再也不接受弹劾左宗棠的奏折,让他安心打仗。有了慈禧太后做坚强后盾,左宗棠吃了定心丸,周密布置战略战术,亲自率领将士们英勇杀敌,誓死守卫每一寸疆土。

只用一年多的时间,他带领清军先后收复了新疆喀什、伊犁等失地,让边疆人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消息传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她高兴的同时又为难起来,不知如何奖赏这位大功臣。到底还是大太监李莲英足智多谋,他附到老太后的耳边说:“老佛爷,左大人的妻子早已去世,他一定寂寞难耐,奖赏财物也不如奖给一位美女实惠。一来可以安慰他那颗孤寂的心灵,陪他安度晚年;二来安排一个心腹在他身边卧底,也能起到监督作用,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老佛爷一听,使劲拧了一下大太监的腮帮子,笑着说道:“我说小李子,多亏你想出这个好主意”!

三、张仪转悲为喜,小妾竟然成了孙女

慈禧太后采纳了大太监李莲英的建议后,心想,哪位小女子配给左宗棠为妾最合适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她终于喜上眉梢。于是,一道圣旨,宣婢女张仪进宫见驾。

张仪是谁?张仪是西安知府的女儿,出身官宦之家,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诗酒茶。她从小就特别聪明伶俐,14岁就被选为宫女,凭借漂亮的脸蛋和灵巧的身姿,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张仪做事掌握分寸,无可挑剔,就连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都要让她三分,可见她在老佛爷心中的地位之重。所以,经过慈禧太后的再三思虑,一道圣旨,一纸婚书,张仪就嫁给收复新疆有功之臣左宗棠为妾。

可怜的张仪,怎么也想不到从小就渴望的美好爱情竟会落入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之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她的内心五味杂陈,难受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她越想越难受,越难受泪水越是止不住地往下流。事到如今,圣旨难违,她还能怎样?她肯定想到过死,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过,可是死能解决什么问题?她的死能推翻那个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吗?即使一死了之,那又该如何死法呢?正在她无可奈何时,左宗棠推门走进了洞房。

张仪一边流泪一边瑟瑟发抖,像是暴雨中的小鸡仔任由老鹰的捕食。哪知左宗棠轻轻走近床前,看着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油然而生怜悯之心,觉得自己这把年纪还娶一位小姑娘为妾,实在是老不正经,有辱伦理,太不像话了。于是,他抖起衣袖帮她拭泪,直吓得张仪双手抱头缩成一团。左宗棠见此,和蔼可亲地对她说:“小姑娘别怕,我左某人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坏人。我今年71岁,而你只有17岁,今晚我若破了你的身子,肯定会毁了你一生的幸福,以后你就当我的孙女吧,我会给你找一户好人家的。”张仪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慢慢放开双手,抬头看看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腹中仅存的泪水又一次喷涌而出,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谁也不知道她在哭声里喊的爷爷还是老爷。原来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仅是战场上的孤勇者,而且还是那么善解人意!

此后,左宗棠始终把张仪看成自己的孙女,张仪也像照顾亲爷爷一样给予左宗棠无微不至的关心。一旦有机会面见老佛爷,张仪总是会说左家人的好话。只可惜三年后,左宗棠病卧床榻。弥留之际,他紧紧握着张仪的双手,有气无力地说:“好孩子,你还是清白之身,我曾经答应给你找户好人家,可这三年来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你不用担心,等我死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儿子。你要好好活下去,别辜负自己的美丽年华”!听到此处,张仪泪流满面,双漆跪地,泣不成声地说:“您老人家放心吧,我虽然是一名弱女子,但我心怀男儿志,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做个正大光明的人”!左宗棠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慢慢闭上了双眼。

左宗棠离世时,张仪为他披麻戴孝,认真操办他的丧事。左家人为她的辛勤付出所感动,按照左宗棠的遗愿,给她找了一位如意郎君,半年之后,张仪嫁给了爱情,另一半是位年更相配的书香子弟。从此,她开始了新的生活。只是夜深人静时,张仪总会想起当初的那个洞房花烛夜,那位善良而又伟大的老人。

写到这里,我本该止笔,可是,左宗棠充满传奇的一生深深感染着我,他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功成名就后不骄不躁,也不居功自傲,特别对小女子张仪的善举更显其人格魅力,他的高尚品德像一面镜子,时时让我正衣冠,修仪容,正三观,立品行。从左宗棠身上,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做人的纯真善良,做任何事情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他“不忍梨花压海棠”的高尚情操,不仅为张仪开启了新的人生,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只可惜“世间再无左宗棠”!


作者:纵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