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存款大迁徙:居民资金流向背后的财富管理新趋势
2025年7月,我国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的惊人数据引发广泛关注。这场静水深流的资金迁徙运动,折射出居民财富配置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透过数据迷雾,我们看到资金主要流向了四大领域,形成了"一主三辅"的清晰路径。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激增2.14万亿元创十年新高,资金通过银证转账大规模涌入股市。7月A股表现亮眼,沪指上涨3.74%、创业板指大涨8.14%,成交额创年内新高。部分资金青睐高股息资产,银行股等股息率4%-5%的蓝筹股成为"避风港"。前7个月新增股票开户数突破1250万,资金净流入近6900亿元,市场活跃度与资金流入形成良性循环。
银行理财规模单月增长5500亿元,总规模达31万亿元。收益差是核心驱动力:六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仅0.95%,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达2.12%,部分平台产品收益甚至突破2.7%。值得注意的是,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增长最快,反映居民对"高流动性+低波动"资产的强烈需求。
资金呈现多元化配置特征:债券、保险产品(如定额终身寿)、货币基金等均获资金流入。社交平台涌现"理财猎手群",数百人蹲守高收益理财产品额度,显示居民财富管理意识显著提升。
少量资金流向消费端,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超30亿,旅游花费突破3万亿元。五一黄金周2.74亿人次出游也吸纳部分资金。另有一部分用于提前还贷,前7个月房地产贷款余额减少8520亿元,4%-5%的房贷利率与不足1%的存款利率差促使居民选择降杠杆。
财富管理觉醒:低息环境下,居民从"单一存款"转向"理财+基金+保险"组合配置
需警惕市场波动放大风险,历史经验显示牛市散户亏损率超70%(如2015年)。消费复苏动能仍显不足,零售、餐饮等行业与资本市场存在"温差"。更需防范资金淤积金融体系形成空转,削弱对实体经济支持效果。
这场万亿级资金迁徙本质是居民对低利率环境的理性回应。当存款收益难以跑赢通胀,资金必然寻求更高回报。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是:分散配置中低风险理财与高股息蓝筹股,保持纪律性操作,避免杠杆炒作,方能在变革中守护财富价值。
作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