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Deutsch 한어

​2市向死亡人员发放养老保险241万 制度漏洞何时补

发布时间:2025-08-23    来源:纵览网(www.zonglan.com)

近日山东省审计厅披露的惊人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省内两市48县养老保险机构竟向505名已故人员持续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累计金额高达241.48万元。这场"阴阳两界"的荒谬交易,平均每名死者被冒领4772元,最长持续发放超1年,暴露出社保体系的深层隐患。

审计报告揭示三重问题:一是44县未落实代缴政策,导致2798名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应保未保;二是13市未及时清退1987名死亡超1年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1977万元;三是养老金发放系统形同虚设,任由"幽灵领取"现象蔓延。更讽刺的是,山西曝出"1岁工作22岁退休"的档案造假案例,单人就骗保69万元,与山东事件形成制度漏洞的相互印证。

官方归因的"信息不畅"背后,是民政、公安、社保三大系统各自为政的沉疴。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死亡数据与社保系统仍存在明显时差。相比之下,瑞典等国已实现人口登记系统与社保的"秒级"联动。我国部分地区如浙江推行的"逝者身后事联办"改革证明,打破数据壁垒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241万的流失相当于57名退休人员全年养老金(按2024年月均3500元计算),而审计同步揭露的2798名应保未保群体,与死亡冒领形成尖锐对比。人社部数据显示,2023年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可支付约14个月,但此类漏洞正加速消耗基金存量。更深远的影响是对制度公信力的侵蚀——当活人权益尚未保障时,"死人领钱"的荒诞剧持续上演。

专家建议构建三层防御体系:技术上打通部门数据建立实时核验,制度上推行生物识别动态监测,信用惩戒上纳入金融征信实施联合惩戒。但改革需把握平衡,既要堵住"唐僧肉"漏洞,也要避免弱势群体因手续复杂再遭排除。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公共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作者:纵览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