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争的硝烟散去,一些国家选择在反思中前行,而印度却在洋洋自得中开启了荒诞的 “胜利庆典”。一场为期10天的全国狂欢,难道能掩盖住印巴冲突中惨痛的失败?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不禁让人深思印度背后那令人咋舌的行事逻辑。
5月13号,印度总理莫迪的派别高调宣布,从当日起至23号,印度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为期10天的 “胜利日” 庆祝活动,声称是为了彰显印度军事行动的巨大成就,让这种所谓的 “荣耀” 深入民心。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场看似盛大的庆典,背后隐藏着印度怎样的无奈与自欺?
在这场印巴冲突中,印度的损失可谓是惨重至极。5月7号和10号的战斗,如同噩梦般在印度军事史上留下黑暗的一笔。印度不仅损失了包括阵风战斗机、苏30、米格29在内的至少80多架战机,还折损了大量无人机,这让印度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更有甚者,10号当天上午,巴基斯坦空军竟敢越境打击,首都新德里都未能幸免。而在克什米尔的地面战争中,印度包括一名高层在内的5人直接在炮火中阵亡,这一系列的失败,让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士气都遭受了沉重打击。战争打成这样,换做其他国家,或许早已陷入深深的反思与悲痛之中,但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地庆祝所谓的 “胜利”,这究竟是自信还是自欺?
然而,对于印度来说,似乎一切都可以被 “胜利” 二字所掩盖。巴基斯坦在对外公布战果时,有理有据地列举了击落印度战机的详细情况,而印度方面却对自身损失绝口不提。面对阵风战斗机被击落的尴尬,印度空军司令更是信誓旦旦地宣称飞行员已安全归来,却对战机的下落避而不谈。印度言之凿凿地表示击落了巴基斯坦战机,当被问及战机残骸时,却诡辩称巴基斯坦战机未越境,所以在印度境内自然找不到残骸。这般自欺欺人的言辞,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而对于巴基斯坦具体损失的战斗机,印度同样只字不提,只是单方面宣称所谓的胜利,仿佛只要自己说胜利了,就真的胜利了一般。
再看那引以为傲的 S400 防空体系,在10号的战斗中,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斗机击落了一套 S400。面对这一情况,印度立刻否认,并且莫迪在12号前往某空军基地考察时,刻意站在 S400 旁拍照,以此来向外界证明 S400 未受损。这一举动,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让人对 S400 的真实状况产生更多质疑。
通过这场战争,印度在军事方面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步。既没有进一步控制克什米尔地区,也未能有效压制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印度方面的消息发布态度始终是:否认失败,回避损失,强调胜利。在这样的行事标准下,印度举办这场荒唐的十日狂欢,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的操作,在其他国家或许会令人意外,但放在印度身上,却似曾相识。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印度与我国的边境战争,印度军队一溃千里,我国取得重大胜利。然而,在解放军撤兵后,印度却声称这是对 “侵略者英勇的抵抗”,将我国的主动撤兵宣传为印度威慑成功,并在1963年的重大节日中,安排国宝级歌手演唱爱国歌曲,渲染印度军队的所谓牺牲精神,转移民众对失败的关注。
还有2019年的印巴空战,印度空军损失一架米格21,飞行员被俘。但印度却操纵舆论,将飞行员被俘的过程戏剧化,将其打造成国民英雄,回国后组织人群夹道欢迎。印度时报还开设专题留言板,民众留言称赞飞行员勇气,甚至将其与俄罗斯飞行员的光荣弹壮举相提并论。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此次印度举办十日狂欢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掩盖战争失利的真相,维持国内的稳定与团结,塑造一种强大的国家形象,以转移民众对失败的失望和关注。但这真的能奏效吗?在信息透明的时代,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印度的这种自欺欺人,或许只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闹剧罢了。